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死也不离老本行 > 第129章 塔的构成

第129章 塔的构成

微微旋转了一些角度,让原本应该垂直立在天空当中的部件,如同稍稍后仰并且抬起了头来一般。

应县木塔所拥有的塔刹,可以说是进行了非常复杂的搭配组合,不但包括了上面所提到的仰莲、宝珠、相轮、仰月,与此同时还拥有宝盖、圆光等构件,从整体形态来说可以说得上是非常的高大了。

在屋顶上立起了这么一个高大而又沉重的东西,哪怕它拥有一个用金属制作而成的基座,设计师在当初建造这座塔的时候,也肯定会担忧于这样一个高大而又沉重的东西从屋顶上面掉下来该怎么办。

假如一个弄不好就有可能引发非常恶劣的事故,所以必须得给这个塔刹上一些保险措施,最为简单并且常见的措施,就是上铁链了。

搭帐篷的时候,帐篷所拥有的绳索,总是会和插在地面上的地钉牢固地绑定在一起。一方面能够借助绳索的力量将帐篷拉扯出一个固定的形状,另外一方面也能够在狂风大作的时候,保证这样一顶帐篷不会被风给吹跑,绳索与帐篷可以说是紧密相连的关系。

而应县木塔的塔刹,也拥有非常牢固的八根铁链。

八根铁链的一头,全部都被固定在了塔刹上,而它们所拥有的另外一头,面对着总共拥有八个三角形的屋顶,则分别找了屋顶的一个顶点加以固定。这八根铁链当然用不着如同帐篷所拥有的绳索一般,被彻底拉扯绷直。

毕竟,这八根绳索所需要发挥的作用,是防止高大的塔刹从宝塔顶端掉下去。所以,稍微放长了一点长度,让八根铁链并不紧绷成一根根直线,而是直接就拥有了在重力的作用下所自然下垂的弧度,这几根铁链只要塔刹不倒,其实就根本不可能会被拉直,因此平日里也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由于自然拥有的下垂弧度,所以看起来反倒发挥了一些装饰方面的作用,这种起到保险性质的铁链,在许许多多非常高大的宝塔上,其实都是相当常见的。

应县木塔能够以全木结构,在中华大地上矗立千年,历经了无数的风吹雨打以及严寒酷暑,真的可以说是非常的了不起。根据史书的记载,甚至于挺过了巨大的地震,以及二战时期的战火,这样一座建筑物所拥有的建筑结构,可以说是穷尽了古人的智慧,因此才能够那么的牢固可靠。

只不过很可惜的是,在卢沟桥事变还没有爆发的三十年代,这座木塔却发生了让人感到非常遗憾的事情。

二十年代的时候由于受到了战火的影响,这座木塔很多个地方都遭遇了炮击。而当地的人为了能够修复这座木塔,因此进行了集资。三十年代的时候,这笔集资而来的款项确实用于修复木塔,只不过,这个修复过程却让人一言难尽。

木塔原本是拥有夹泥墙的,可是在修复的过程当中,施工人员却选择拆除了夹泥墙,反而将其替换成为了木格扇。这样一种操作,完全改变了整座木塔所拥有的刚性力学结构,等于直接给建筑物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破坏。

原本的力学结构能够挺立千年,自然就证明了这种建筑结构是经得过风雨的考验的,全新的力学结构哪儿哪儿都比不上原本的结构,于是在接下来的十多年时间里,因为结构的改变,整座木塔也发生了歪斜。

原本是重心平稳的建筑,却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发生了重心偏移,甚至于很多木质结构都发生了如同骨折一般的损伤,这样一种说是修复,其实完全可以称得上是重度破坏的做法,假如没有办法得到全新的修缮,那么很有可能会在将来的某一天,直接导致整座木塔的垮塌。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相关部门以及当地政府也并不是没有想过办法,想要对这座千年古迹进行修复,但是,操作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中国古建筑学界一直都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那就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你不要随便碰,因为很多时候你把它拆下来了,你就永远也搭不回去了。”

直到2020年的时候,一直以来都非常需要修缮的这座木塔,也依旧还是没能够等来它等待了几十年的真正修缮方案。建筑物原本就已经存在的问题,在这几十年当中变得更加严重,这一点可以说是让所有热爱中国古建筑的人都感到痛心不已。

园冶就只是一个普通人,她虽然学习过古建筑,但是却从来也没有干过古建筑修缮复原的活。这样一个,国家那么多的院士以及工程专家都没有办法解决的技术难题,当然不可能被她给解决,所以,哪怕对这座木塔所拥有的近况感到非常的担忧,凭她一个人的力量也做不了什么。

“看在这座矗立了千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