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被安装在位于廊桥中央的风雨亭前后两个面上。
这一次没有再选择继续悬挂而半透明的纱帘,而是直接选用的质地柔软的、人工编织出来的芦席,这种类似于把夏天专门用的凉席悬挂在的窗洞上,随后使用布条加以上下卷起的模式,可比半透明的纱帘能够更加有效的隔绝烈日照射。
为了保证建造在两座楼之间的复道不至于发生垮塌,给这座架设在半空当中的圆弧状廊桥加上桥墩,自然是非常必要的。
从正面看过去,只安装一前一后、进深上位于一条直线的一组桥墩是不够的,因此可以选择一左一右的两组,让廊桥总共拥有四根柱子作为桥墩,这样的几根柱子直接立在地面上虽然会有损于整座建筑物飘渺欲仙的风格,但是假如选择把这几根柱子架设在水中,那么一切就都不是问题了。
廊桥飞跨水面,一左一右的两座小楼刚好就位于河岸的两侧,四根柱子构成的桥墩,下端只要拥有结实的石头台基,那么就可以在水中屹立多年不倒,河道当中所栽种的莲花、藻荇等水生植物,更能够借助自己婆娑的姿态,给几根柱子进行遮挡以及美化。
这样一来,炎炎夏日吹过一阵凉风,带有荷花清香的微风掀起了建筑物二楼的透明纱帘与芦席,带上各种冰镇水果以及娱乐用的琴棋书画登上建筑物的游客,可就真的是能够在风雨亭中充分地享受廊桥的美好了。
搞定了需要作为三维拼图发售的商品,接下来就需要转头去开发以数据包形式对外进行发售的民居了,园冶最先建造的民居形式不用说,当然是绝大部分华夏儿女都非常清楚的——四合院。
“我还以为你一开始会选择竹楼啊窑洞啊这些非常具有特色的,没想到你最先开始建造的居然是四平八稳的四合院,你就不怕广大消费者早就已经腻歪了这种民居模式,因为觉得它不够有特色,因为觉得它实在是太过普通平凡太过烂大街,所以根本就不打算掏腰包购买吗?”
虽然没有那个技术实力参与商品的研发,但是在商品的发售走向这个问题上是绝对能够发表意见的,计无否其实并不是非常看好四合院,只因为,这种民居模式在华北平原上遍地可见,基数实在是太大了,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