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死也不离老本行 > 第73章 会馆建筑

第73章 会馆建筑

没有顾客想要购买,并且自己这边也没有将这样的工艺品送出去的必要,梁家为了能够让那些对这种工艺品感到无比好奇的人可以触摸鬼工球,只需要通过扫描的方式将位于现实空间当中的实体鬼工球扫描记录,随后根据扫描得到的参数在虚拟空间当中再现出来就足够了。

虚拟空间当中的工艺品无论被怎么触摸都不可能会被弄脏或者弄坏,这样一来,所有游客都根本用不着隔着玻璃匣子,直接就能够亲自上手去拨动一下鬼工球,看看它是不是真的那么牛。

至于隔壁房间那小小的放映厅里面所上演的皮影戏,情况自然也是完全一样的。

皮影戏不是电影,不存在说拍摄出来的电影不管回看几遍都完全没有问题。相比起不管怎么重看都不需要投入其他的人力物力,而只需要提供一点电费就足够了的影视剧,皮影戏是需要有人进行操作以及讲述还有配乐的。

因此,为了能够让所有进入景区的游客,都能够拥有良好的视角观看皮影戏表演,并且,还为了皮影戏传承者不需要将一个故事在同一天时间里反复讲上个几十遍,梁家是把皮影戏表演拍摄了下来,随后在这个三维虚拟空间当中进行了还原的。

只要游客进入那个小小的放映室,就如同直接看到了现场表演,但其实却并不需要皮影戏的传人当众表演,梁家在将这一环节的人力需求去掉之后,就可以让那些被他们搜寻回来的传承人,在现实空间当中制作全新的皮影,并且编创全新的剧目了。

“看得出来相比起皮影戏表演,园冶你要更加喜欢鬼工球,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偏好,是因为你对雕刻比较感兴趣吗?”

“不是,我只是想到了当初曾经从书本上看到过的有关于鬼工球的记载,所以才会对它感到那么惊奇而已。”面对着始终与自己同行的许星驰,将自己曾经了解到的故事与之分享,园冶其实也不知道自己曾经看到过的这样一段记录,到底是不是真实的。

据说,一九一五年夏天,为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美国旧金山举办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而广州牙雕大师翁昭,制作了足有二十四层的精美牙球,作为自己的代表作,越洋参展。同一时间,日本那边也出现了一个工匠,并且同样交出鬼工球作为自己的参展作品。

中国与日本所各自提交的这一件展品,从尺寸上来看大小相仿,而从其花样设计以及雕刻工艺来看,两位工匠所拥有的技术也不相伯仲。因此,为了能够将这两件展品一分高下,最后能够作为决定性评判条件的,自然也就是这两颗球各自所拥有的层数了。

相比起中国这边拿出的二十四层,日本那边给出的展品足足有三十层,也就是说比我们这边多着六层,因此,当时的许多人都认为,这场比试的胜负非日本人莫属了。可是,情况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

中国代表要求把两个牙球放到沸水里泡煮,结果在众目睽睽之下,日本牙球顷刻之间四分五裂,而广州的牙球则完好无损,事实很明显——日本的牙球是用胶水拼接粘合的假货,而广州牙球则是用整块象牙雕成的真品。

于是最终,翁昭的作品获得了博览会的特等金奖章,并且为自己迎来了一片赞誉声。

“想不到当年居然还发生过这么有趣的事情。”因为园冶的故事分享因此面露笑意,许星驰在今天接下来的参观行程中,还提到了梁家接下来即将上马的新景区——会馆建筑。

会馆,是中国明清时期都市中由同乡或同业组成的封建性团体,始设于明代前期。迄今所知,最早的会馆是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的北京芜湖会馆。嘉靖、万历时期,会馆趋于兴盛,清代中期最多。

明清时期的会馆大体可分为三种:北京的大多数会馆,主要为同乡官僚、缙绅和科举之士居停聚会之处,故又称为试馆;北京的少数会馆,和苏州、汉口、上海等工商业城市的大多数会馆一样,是以工商业者、行帮为主体的同乡会馆;四川的大多数会馆,是由陕西、湖广、江西、福建、广东等省迁来的客民,建立的同乡移民会馆。

早期的会馆绝大部分设于北京。这一时期的北京会馆,主要以地域关系作为建馆的基础,是一种同乡组织,与工商业者绝少关系。明中叶以后,具有工商业性质的会馆大量出现,会馆制度开始从单纯的同乡组织向工商业组织发展。

明代后期,工商性质的会馆虽占很大比重,但这些工商业会馆仍保持着浓厚的地域观念,绝大多数仍然是工商业者的同乡行帮会馆。即使到了清代后期,突破地域界限的行业性会馆仍然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