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人搞不了什么烹饪,而且咱们这个景区开办来就不是为了能够让人到这个地方来一品宫廷美食,所以御膳房什么的,就算是还原出来价值也不大。”
“至于南三所,刚好就在御膳房的正东边,两者之间的距离非常的近,清王朝还没有被推翻之前那些居住在这里的阿哥们,他们吃饭倒是挺方便的。最起码从御膳房里面领出来的食物还没有变凉,就能够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被端到他们的桌子上。”
在自己有限的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地还原了一下紫禁城的主体建筑,园冶更加没有办法还原出来的,其实是那些被珍藏在故宫博物院内部的众多藏品。
“那些年代久远、意义非凡的古代珍品数以万计,而且我又不是搞文物修复的,根本就不可能把它们还原出来嘛,所以,我也还是不要和自己过不去了。”
身处在虚拟空间当中的紫禁城景区中,因此当然是不可能听到园冶在现实世界当中发出的喃喃自语的,许星驰所游览的虽然并不是拥有无数藏品的故宫博物院,却还是想到了那一幅当年被珍藏在故宫博物院当中的古画——《清明上河图》。
“我记得当初我在书上读到过,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绘制的那一幅《清明上河图》,虽然总共有三十多个版本在世界各地流传,但是,根据专家们的研究以及鉴定,最后确定说在这三十多个版本当中,唯一一幅出自张择端之手的真本,当初就被收藏在故宫博物院对吗?”
“是啊,就收藏在那里。”表示当初自己造访故宫的时候,假如想要亲自见一下这一幅真品,那么在当初已经购买过门票进入博物院之后,还要再多花十元钱才能够看到这幅来自于北宋的名画,园冶他们当初更是被景区内部的工作人员强烈表示——“只可以隔着玻璃柜子看,并且,出于对古画的保护,什么开闪光灯照相之类的那是绝对不行的。”
“《清明上河图》啊,被人评价说除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以外,还是一幅非常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的古画。想要弄清楚北宋人民的生活状况,他们平日里都怎么生活,穿什么、吃什么使用什么交通工具,建筑物是怎么布置的,街道上又是怎样的景象,那些研究历史以及民俗学的专家,对这幅画也同样是爱不释手。”
“是,北宋时期的河南开封胜景确实是被画在了这幅图里,那么,许星驰你知道假如我想要看一看明朝时期的北京城盛景,我又应该去寻访哪一副古画吗?”
“这我还真是不知道。难道说,明朝的时候也有这样一幅类似于《清明上河图》的话,能够让人一睹北京城内外的景象吗?”
“是啊,确实有这么一幅画。画的作者早就已经不可考了,《清明上河图》我们姑且还能够确认他的作者是北宋的张择端,可是我接下来要说的这幅画,它的作者到底是谁我们就真的是不知道了。根据历史上的记载,画作的作者来自于民间,是根本就没有资格进入紫禁城的人,所以,当长长的画卷铺展开来,不可避免会绘制到紫禁城的时候,作者只绘制了整座宫城的一小部分,并且还用不断翻卷的云雾,将皇宫遮掩成了如同飘渺仙境一般的地方。”
原野口中所提到的这一幅作者不详的明代长卷绘画,名字叫做《皇都积胜图》。根据后人对整幅图的研究以及鉴定,能够确定这幅图的绘制年代应该在明代嘉靖年间至万历年间。
图中所画的内容,从北京西南卢沟桥附近起,途经郊区,一路穿成门进入城区,并最终出北郊,直到居庸关附近为止。明代京城各阶层人物以形形色色的社会景象罗列其上。农夫工匠、行商座贾、士子艺文、医卜星相、官宦隶卒、边军内侍应有尽有,平畴旷野、村庄集镇、城郭街市、庙宇桥梁、宫殿衙门、山川关隘也同样包罗万象。
相比起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的《清明上河图》,《皇都积胜图》宽32厘米,长2182.6厘米,在园冶这种并不是专门研究美术作品,反而想要从图画当中找到一些民俗方面的乐趣的人眼中,后者相比起被称之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的前者,更能给她带来一些如同看长镜头街景的趣味性。
(还有1000字正在写,写完马上更换,稍等半小时。)因为在高度差比较大的水嘴下面放置了作为铺垫的冲击石,以此保证了同样是用石块铺就的地板,不会因为水流的巨大冲击力而开裂破碎,园冶所介绍的这样一种状况,立刻就让许星驰联想到了京杭大运河。
“我记得我当初曾经在书本上面看到过,说是京杭大运河里面也有特地被人安放进去的巨大石块。”
许星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