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高大的城门楼拥有三个开阔的门洞,门洞上方坐落着一座重檐庑殿顶建筑,这便是午门的正楼。正楼一左一右,是两座重檐攒尖顶的阙亭,这两座建筑的横截面和天坛不同,不是圆形的而是方形的。
以两座阙亭作为最北端,分别架设起一条走廊,保证这两条屋顶各自拥有两个坡面的走廊,其屋顶坡面分别面朝东侧以及西侧,当初设计这道大门的工匠,更在这两条走廊的最南端,分别又建造了一座重檐攒尖顶阙亭。
位于正中央的正楼,分别位于四个角的攒尖顶建筑,以及延展在南北方向上的两道庑廊,午门的所有建筑物全部都覆有黄色的琉璃瓦,并且坐落在被粉刷成了红色的高大石台上。
当有外敌来犯的时候,站立在高大墩台上的士兵,能够分别从北侧东侧以及西侧这三个方位包围位于“凹”字形缺陷处的敌人。只需要站在高大的城楼上,对下面的敌人使用远距离攻击武器,就能够在自己这边防御力非常强厚的情况下,以最短的时间杀伤尽可能多的敌人,这一道门很明显是整个紫禁城东南西北四道门当中,最难以被敌人攻破的那一道。
矗立在三个方向上的高大石墩台犹如三座山峰,位于石墩台上的五座建筑物,便犹如这三座山峦的五个峰顶。三峦环抱、五峰突起,气势雄伟,这也正是为什么午门还有另外一个别称——五凤楼——的缘故。
“午门的形制在我看来真的是太特殊了,就我所知的其他朝代,他们的皇宫大门都没有修成紫禁城午门的样子。难道说,是紫禁城的设计者太过有特色,因此推陈出新,所以才设计出了如此具有独特性的大门?”
“其实也并不是什么非常推陈出新的东西,午门是根据汉代的阙演变而来的。”
因为许星驰提到了午门,所以自己补充了阙,园冶可不会忘记自己在第一次于电视剧中见到阙的时候,究竟感觉有多么的郁闷。
阙,这种建筑物在汉朝非常的普遍。当然,这里所说到的建筑物是指广义的建筑物,而并不是说那些具有供人进出的功能的狭义建筑物。根本就不能够让任何人进入其中,因此其实应该是构筑物才对,阙这种东西平日里所发挥的最大的作用,也不过就只是装饰而已。
在诸如《汉武大帝》这样以汉代作为整个故事的背景的电视剧当中,阙总是会出现。而它的形制,像门又不是门。
在汉代那些等级比较高、规模比较大的建筑物门口,开有门洞的墙壁外面,如同摆放了一左一右两尊石狮子一般,阙的位置,就是这么一回事。
只不过,不同于威风凛凛、栩栩如生的石狮子,阙是类似于柱子一般的东西。最下面是一个方方正正的石头台基,上面是四方形柱子构成的阙身,建造在方形柱子最顶部的,自然也就是小小的屋顶了。
其实真要说起来,那么有一点像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但是体量当然不可能会有纪念碑那么大,阙为了完成自己类似于大门的使命,一直以来都是相对而立,一左一右,呈现偶数。
如同石狮子一般设立在整体建筑物的外侧,并且刚好位于道路的一左一右,阙向到访的人表示了——面前的这一整片建筑群从我而始,我,就是起点。
起源于先秦时代的阙,从一开始最为简单的单形阙,进化成为了后面的组合形,比如唐朝时期被当权者所喜爱以及运用的三出阙。
从半空中向下俯瞰,如同找来了三个正方形,并且将这三个正方形沿其中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方向排列成一斜线,建造者接下来只需要让位于中间的那个正方形的两个对角,分别与位于上侧的那个正方形的最近的那个下角,以及位于下侧的那个正方形的最近的一个上角嵌套在一起,就行了。
在唐代的皇宫当中都依然能够看见,阙这种东西在时代来到元明清之后,便逐渐从中国古建筑的舞台上消失了。
“我现在已经穿过了故宫的正门,来到了开阔的太和门广场上。这个广场的占地面积倒是真的非常大,就是广场实在是太空旷了,走好长一段路才能横穿。”
由于紫禁城所拥有的房屋数量实在太多,这些建筑物的排布也不可能被园冶全部记住,因此,在现如今手头没有图纸的状况下,园冶也不过就只能够根据自己的记忆,还原整座紫禁城当中最为重要的那几个构成部分。而穿过午门之后就来到了这个广场,不管怎么说也是在踏入故宫博物院之后所见到的第一片开阔地,园冶自然印象深刻。
太和门广场上有五座沿着南北方向排列的汉白玉石桥,桥下的小河名叫内金水河。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