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一个精明的商人。自己那一番贬低商品的话语,并没有被陈琛放在心里。
“能不能安排一下时间,我们想要看一看你们导弹的精确制导系统。”陈达又问道。
陈琛微笑应道:“没问题,最快明天,我们进行一次实弹模拟。我们需要时间,进行安排。”
陈达闻言,放下心,指着胸口的一个数码相机问道:“我可不可以进行照相?”
几名华国技术人员,还在继续观察着导弹,用笔记录下一些数据。
“可以。不过,除了导弹之外。仓库内的其它物品你们不能拍摄,拍摄的照片要经过我们的检查。”陈琛答道。
陈达没有拒绝陈琛的限制,这种战略型武器,在华国一样是禁止拍照的。所以,陈达马上转头对仍在导弹旁的技术人员说道:“你们先过来,我们拍几张照片就可以了。”
照片拍摄完成,陈琛检查之后,一张都没有删。
参观完毕,陈琛派手下送陈达等人回宾馆。
等到陈达等人离开之后,陈琛马上联系杜乐,汇报考察团的第一次考察过程。
此时,杜乐已经回到了福永市,在福永市的别墅里休息。
杜乐回到别墅,实际上也是为了关注岛国的事情。还有,杜乐要接收一批武器,就不能在龙腾工厂里,人多眼杂,很容易暴露。
在别墅里就不一样,毕竟是私人领地。
管家张达明也非常尽职,杜乐的命令,他都不会抗拒。
再加上杜乐每次传送之前,都会在他传送的地方留下间谍机器负责监视,倒也不用害怕传送回来的时候,会被人发现。
从陈琛的表述中,杜乐有些明白华国方面的心思。华国毕竟是一个大国,他们的导弹发射能力,绝对不比M国差。只不过,在信息技术领域,华国处于弱势。相对于购买岛国的导弹,他们可能更希望获得一套精确制导系统。
如果是这样的话,杜乐可能就不得不打消他贩卖导弹的如意算盘了。
如果只是制导系统,杜乐就不大乐意了。因为制导系统不管卖多少钱,杜乐都会感觉自己的吃亏了。
一个是一次性的交易,另外一个是细水长流的买卖。
显然,杜乐更愿意把生意做得长久一点。
所以,杜乐觉得自己有必要提出一些吸引华国军方的优惠。
经过分析,杜乐觉得华国方面想要获得制导系统的目的,应该不是很单纯的那一种。华国有可能以M国为假想敌,建立一套与M国导弹防御系统相抗衡的另外一套导弹防御系统。
要不然,在杜乐提出导弹换歼16战机的时候,华国方面可能就会直接拒绝了。
杜乐想起月球基地里,导弹发射架和弹头,只要拿出一小部分,就足以构建一个岛国的导弹防御系统。
杜乐为了吸引华国军方,回复信息,让陈琛和岛国警备司令商讨,准备建立一个岛国导弹防御系统。
除此之外,杜乐主动通过卫星,利用智脑计算出需要在岛国布置多少个导弹分布点,才能构建一个布满岛国全国的导弹防御系统。
而岛国导弹防御系统,最佳的实验基地,就是绿岛。杜乐在最快的时间内,运了一批导弹,要在绿岛构建一个简单有效的导弹防御系统。
另外,在导弹换战机的计划中,杜乐认为计划有漏洞。其实,杜乐并不需要歼16的动力系统。如果把歼16的发动机拆除,留下其他部位,不知道可不可以。
杜乐也不知道行不行,毕竟歼16的设计,肯定是以战机发动机为核心设计出来的。
杜乐越来越感觉到,需要拥有顶尖科技专属科研人员的迫切性。
华国中东部沿海城市东海市,是华国经济发达主要城市之一,拥有亚洲最大的大型的国际港口。是华国经济中心之一,同时也是一个开放程度较高的对外城市。
东海市,某江边一间五星级酒店,名为海上明珠酒店的地下停车场,不少的新闻采访车就停在里面。
如果仔细看标志,就会发现,这些采访车中不乏一些在国内外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媒体。
酒店一个宽敞的大厅里,大约有三百名媒体记者及新闻工作者,或是坐在一起,或者站着围着一圈,相互打探着消息。
在记者座位的后面,超过十台摄像机,对准大厅主席台。
主席台下,是数十个麦克风话筒或者录音笔。
所有的媒体记者,他们都是在等待着龙腾公司的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