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这一块,属于提早介入,工地那边要多去跑一跑,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协助他们3个做一些,增加些认识。”
张玮点点头:“没问题。”
“山里的生活比较艰苦,大家的家都在海州,都在市里生活,就连小明,女朋友也在海州,到山里生活要有个思想准备,我基本每天开车在海州和桐溪之间往返,大家有事情要回海州,就提前我说,搭车回来,当然,目前每周的休息时间是一周3天,大家实行轮休,不要一起休息,那工地就停摆了。”
大家点点头。
小童对郑总说:“郑--郑总,我--我没女朋友,也--也没什么牵挂的,工地这么忙,我--我春节前就--就不休息了。”
张玮心里一乐,我靠,小童原来是个小结巴。
郑总满意地点点头,对玲玲说:“每个人的休息都要做好统计,对于没休息的,要吗以后补上,或者以后发奖金的时候给与适当奖励。”
玲玲点点头。
郑总看了张玮一眼,又看看大家:“今后我们所有的事务都要规范化运作,从大到小,包括开会,以后我们还要经常开会,我要经常讲话,我讲的内容大家就一定都能记下来,所以--”郑总指了指张玮:“大家都要自己准备个会议记录本,做好会议记录。”
大家又纷纷点头。
“散会,小明组织大家一起收拾东西,拆装办公设施,打包,下午进山。”
于是大家一起动手,收拾拆卸办事处的办公座椅、沙发和文件资料,打包后抬到楼下早已联系好的大面包车内。
到12点,全部收拾完毕。
于琴安
排要了外卖,大家一起在公司里吃午餐。
小明和小童凑在一起,边吃边嘀咕。
小明在那里指手画脚。
小童在小明面前频频点头,一副很听话的样子。
张玮自己在旁边吃饭,老罗凑过来,和张玮闲聊。
谈话中,得知老罗今年55岁了,原来在一建筑公司做施工预算,刚刚退休,在家闲得慌,又出来找份活干。
“老罗,你看起来像50岁的样子,身体很结实啊。”张玮对老罗说。
老罗笑笑:“还可以,我经常锻炼的。听口音小张是北方人吧?来海州多久了?”
“是的,北方人,来这里才几个月,多多关照。”
“那是,那是,大家互相关照。”老罗热情地说道。
于林走过来:“张哥,我不吃鸡蛋,给你。”边说边把自己饭里的荷包蛋给了张玮。
张玮呵呵一笑:“是不是怕吃胖?”
于林嘿嘿一笑,继续吃饭。
这边小童和小明说完话,老是瞟小洁,看于林给张玮吃荷包蛋,也端着盒饭走到小洁面前:“小--小洁,我不吃牛肉,给--给你吧。”
小洁看看小童满脸的胡子和不知道几天没梳的头发,嘻嘻笑着,边后退边摇头:“不用,不用,我吃饱了,谢谢。”
郑总和于琴在旁边吃着饭,相视一笑。
饭后,大家出发。
几个女的挤在一起坐郑总的大奔,其他人坐大面包,和办公设备一起,直奔山里。
终于要进山了。
时隔3个月,张玮又一次来到桐溪白云山。
不过,这次来和上两次身份迥然,做的事也不同。
绕来绕去,上山下坡,车子终于停了下来,到了。
张玮向外一看,却不是自己上两次来的地方。
“刚搬到这里来的,”老罗对张玮说:“以前租房子的房东贪得无厌,老是嫌房租少,老板烦了,搬到这家来了。”
“哦,”张玮跳下车,看着新的公司办公地点。
这是一座年代已久的木制阁楼,3层,建在山坡上,后面是苍翠的竹林。
张玮以前只在电影里见过这样的房子,现在看到这种阁楼,很是兴奋。
阁楼中间是个厅堂,分开两部分,公司租了一半,房东老两口住另一半。
一层是一建大屋子,就是公司的办公室。
出办公室门向左穿过厅堂,顺着木制楼梯上去,二层是男宿舍,摆放了3张双人床,被褥齐全。
出办公室门向左,沿着墙外的石头台阶,有一个对外开的门,进去,里面有两个单间,一间是郑总办公室,一间是女生宿舍。两间屋和那边的男宿舍正好是隔壁,隔一层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