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人把东西存好, 就去江大夜家里, 刚到院子门口闻到了肉香,林雪梅正在厨房里忙活, 听到声音连忙跑了出来, 道:“三弟回来了啊,快进屋坐坐, 大夜把瓜子拿出来。”
“知道了。”江大夜回了一句, 端着盘着走了出来, 里面装着瓜子和花生,还有几颗糖果, 可见他们家的日子是真的好了起来。
江大夜看出江寄北的疑『惑』,回道:“这不是上次弟妹给我弄了个名额吗,我现在砖窑当技工, 每个月补贴七十块钱, 家里富裕多了。”
“这么多了吗?”顾招娣惊讶, 上次她走的时候,江大夜一个月才只能拿十三块钱,没想到都涨到了七十, 这样下去收入很可观啊。
“对, 上次你走之前不是提醒大队长自己接单吗,大队长就把咱们公社的联系方式贴出去了,有很多地方直接来找咱们运砖,每天公社的拖拉机要来来回回跑好多趟。”江大夜又道,“你的那份钱我给你收着了, 两百块呢,对了,你的餐厅弄得怎么样?”
“还行,农忙的时候,大嫂要是不忙的话可以过去帮帮忙,我给大嫂开工资。”顾招娣记得林雪梅做饼子的手艺不错,可以过去帮忙做鲜花饼,免得一时请不到人,计划又得搁置。
“这怎么好意思,一直让你贴补着。”江大夜把他们俩往屋里请。
开饭的时候,桌子上鸡鸭鱼肉放了满满一桌,林雪梅招呼着他们吃菜,“我手艺不大好,你们千万不要嫌弃啊。”
“不嫌弃。”江寄北笑着说,拿了两把椅子,顾招娣一坐在他身边,就感觉不太对劲,江大夜夫妻俩,用很八卦的眼神看着她。
“那什么,大嫂你们也吃啊。”顾招娣干巴巴的说。
“好好好。”林雪梅拿着筷子,“三弟这次回来,以后还回不回去工作啊。”
“回去。”江寄北道,“再过一两个星期就要走了,这次是长假。”
“这样啊……”林雪梅又看看顾招娣,很想八卦一下他们俩人之间的进展怎么样,不过看顾招娣和江寄北相处有些冷漠,也就做罢了。
下午,江大夜带着顾招娣他们去看砖窑,上次走的时候就是一个雏形,很多规章制度都没有完善。这段时间,他们把规则都『摸』清楚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干干的认认真真的。
大队长把账本拿过去给顾招娣看,“这是我们砖窑接的单子,要是每个月都照这个单子派下去,不出两年,咱们都能当万元户。”
顾招娣翻了一下账本,不仅是附近几个村子过来买砖,就连镇上的人也上他们这里买砖头,“下个月,咱们就把砖头的价钱上调。”
“上调?合适吗?”大队长有些担心,“咱们上调了价格,还有人过来买吗,要是去县里买的话,咱们不就没生意了吗?”
“咱们的广告已经打出去了,大家都知道我们这里在弄砖。你别以为城里的砖头很容易买,那都是得靠关系才能弄到,我们虽然上涨了价格单子会少点,但是收入不会少,大家能更轻松一点。”顾招娣道:“而且,我还有个事要带着大家弄,到时候又是一笔收入。”
大队长一惊,眼睛瞬间就亮了,砖窑的几个技术骨干都过来了,“弄什么,招娣你直说,我们都跟着你干。”
顾招娣找了个椅子坐下,道:“桑基鱼塘,咱们养鱼养蚕卖钱,你们想干这个吗?”
只要能卖钱谁不想干呢,就是大家都没有听说过这个东西,“桑基鱼塘是啥,要怎么搞,是不是要派人去城里学习?”
“这个倒不用。”江寄北帮着解释,把桑基鱼塘的理论知识通俗易懂的讲解给他们听。
有几个听懂了,道:“意思是两边利用,鱼能长得肥,同时还能养蚕挣钱,是吧?”
“对,鱼塘要好好修建,还要把山上的桑树规划一下。”顾招娣说。
“可是蚕宝宝不好弄啊,这个咱们不能私下养,要去哪里弄这个啊。”大队长问道。
“我给你们带来了。”顾招娣把蚕子拿出来,“因为不太好弄,我就弄了这么些,你们想要的就来我这里买好了,数量有限。”
“哎呀,我天。”大队长稀罕的拿着报纸看,“这些得值不少钱把,要是养出来,就算不拿出去卖,咱们今年也有新衣服穿了,还是蚕丝的,这有钱人都不一定能穿得起啊。”
“这些蚕肯定是不够的,但是养个一年,肯定是够了,到了明年家家户户都能拿出去卖钱了。”顾招娣又简单的说了养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