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骆山河回来给顾招娣带了四百块钱, 加上她之前攒起来的三百五, 就有四百块钱,租个店肯定是够了, 就是怕后期资金够不上。
比如说桌子碗筷, 还有食材,这一套i弄下来没个千把块顶不住, 顾招娣只能让胖姐先帮忙找店铺, 再去工商局申请营业执照。
营业执照申请也怪麻烦的, 好在上次那个田主任好说话,还记着她在上面有亲戚的事, 表示只要她租到房子,营业执照很快就能批下来。
“对了,招娣, 我给你带了一份信回来。”骆山河一边结账一边说, 接着掏出一封信递给她。
“信?我在外面没什么认识的人啊。”顾招娣疑『惑』地问着, 顺便往嘴里塞了一颗大白兔,又香又甜的,她擦擦手就去接信封。
“那小子给你的。”骆山河冲着她眨眼睛, “上次还说你们没什么, 这信是咋回事,还是他托朋友转几次转给我的。”
“啊?北哥吗?”顾招娣一看名字,还真是,“你确定是给我的吗,我就见过他一次啊。”
骆山河打趣了一句, “那可不,一开始我还以为是给我的呢,还寻思他什么时候整得这么浪漫,这一看名字,才知道是让我转交给你。”
信封挺重,不像是塞了信这么简单,顾招娣直接把信拆了,往手心一倒,就是几张大团结,一共十二张,最后才是一张信纸。
“他给我的钱?”
“估计是知道你们村遭了难,特地留给你的吧。”骆山河说,“这小子肯定对你有意思!”
顾招娣被他说得要脸红了,把信纸打开,字迹工整有力,是用钢笔写得,还怪好看的。
不过,并不是骆山河说的什么情书。
【听闻临城发生洪涝,甚是担心,我联系农业方面的专家,到时候你可以按着这个地址去找他……希望可以帮忙你,幸苦你了。】
“农业方面的专家?”顾招娣惊了,说实话,她可以想办法挣钱弄粮食,但是对种地一窍不通。
本来她还可惜春种马上就要结束了,在种粮食的话产量不高,治标不治本,之后又是一个难题,没想到北哥找了专家,真是雪中送炭了。
“我这都不知道该怎么谢谢他了。”顾招娣盯着上面那个地址,心里一阵感激,“骆哥你知道北哥在哪吗,我请他吃饭。”
“就知道请吃饭,你套路怎么都不变。”骆山河笑道,“说真的,我也不知道他在哪,他找朋友告诉我的。我估计要不了多久他就要回来了。”
“你怎么知道?”顾招娣把纸叠好塞进兜里,打算等弄完手头上的事,就去请专家,指不定粮食大增,等丰收之后,他们还能卖出去一些换钱。
骆山河道:“这小子有个规矩,三五年见不到他人没有他的消息,那就是有重要的事。要是三天两头出现,打电话又写信,基本就是干完事了。”
顾招娣对北哥更好奇了,“那你说,我怎么感谢他好,除了请他吃饭我还真想不到别的办法。”
骆山河抱着手臂,“这样吧,他朋友我还能联系得上,你给他写个回信,问问怎么报答他。”
“报答他干啥,那叫感谢。”胖姐说,“别整的我们招娣要以身相许似的。”
“行行行,胖胖说的对,是感谢。”
北哥帮了这么大的忙,于情于理是应该回一封信,她刚准备去拿笔,想到上次还留了北哥的电话,把随身携带的小本本拿出来,道:“我给他打个电话直接说吧,他还在信封里塞了钱。”
胖姐家旁边的小店就能打电话,顾招娣『摸』出三分钱,按着号码准备拨过去,小店的老板就嚷嚷,“打外地是要加钱的,再给三『毛』。”
“行。”顾招娣又掏出三『毛』递过去,小店老板看了眼号码,“你这是要往上面打电话啊,这可是首都那边的号码啊。”
上面?首都?北哥?
这几个词联系在一起,顾招娣总觉得自己好像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她赶紧把电话拨了过去,接电话的是个小年轻,“请问,你找哪位?”
“北哥在吗,他上次给我写了封信,刚刚我已经收到了信,你能不能让我和他通一下话,麻烦你了。”
“北哥?”小年轻沉默一下,顾招娣报上自己的姓名,小年轻连忙应声,“是你啊,你等一下,我现在去给你叫人,正好北哥忙完了。”
接着小年轻的叫声在听筒里响起,炸得顾招娣耳朵痛,她稍微移开了点听筒,半分钟后那头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