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历史同人)盛唐宠后 > 第232章

第232章

山海镇虽然是个小地方,不过,偶尔那些同样扬州城的大船也会途经这里的码头,机缘巧合之下,萧燕绥还弄来一些李倓此前闻所未闻的番邦植株,兴冲冲的便将其一股脑的栽到了庄子里的蔬菜大棚中,每日jīng心陪护,观察幼苗的长势,竟是比之前做她喜欢的那些实验时还要jīng心。

时间久了,李倓的心情倒是越发放松下来。

眼见着萧嵩和萧燕绥祖孙二人都不曾提起过回长安的事情,他的心中,甚至也油然而生一种,就留在这里,同她一起就这样平平静静却也格外生动的生活下去的期望。

一载时光转瞬即逝。

这日窗外正好落了雪,萧嵩戴着老花镜捧着一本书,突然想起什么一般,看了看正在旁边翻看墨家机械图纸的萧燕绥,便开口道:“李倓不错。”

萧燕绥闻声抬头,“哎?”

既然开了这个话头,萧嵩便继续道:“他在这里这么久了,倒是沉得下心。”

萧嵩虽然从不阻拦自家孙女和李倓之间的往来,不过说实话,萧嵩此前其实并不觉得,李倓能够在这里留很久。

坚持到现在,李倓非但初心不改,心性之间,在他看来,甚至还变得越发豁达起来,饶是萧嵩,也忍不住心生赞赏之意。

年轻人多锐气十足,尤其是李倓这种从小浸润在权势之中的人,因为一个约定便能每天陪着萧燕绥做她喜欢的事情,性格内敛却非老气横秋,这般心性,着实难得。

“不然呢,回去蹚浑水吗?”萧燕绥不以为然。

萧嵩笑她:“你倒是不慕权势,却不知,世间人、世间事,争得你死我活的,无非便是这‘权利’二字。至于蹚浑水这事,阿翁此前的确说过,不要随意蹚浑水不假,可是,远了长安城这么久,怕是连能蹚浑水的机会都没了……”

萧燕绥忍不住挑眉,沉默了一下,倒是没在萧嵩面前自chuī自擂,她每天鼓捣的那些东西,虽然现在还只是些微弱苗头,但是,假日时日,却绝对是能够切实提高生产力、促进时代进步发展的东西,她富有的是科学jīng神。

许久,倒是萧嵩心生感慨道:“他该回去了。”

第159章

天空中乌云覆盖, 满是yīn霾,仿佛连天都被压低了些。

庄子里的大棚里, 那些在本地老农看起来都奇奇怪怪的作物都已经长起来了, 而且就目前看,在古代普遍少肥的情况下,苗肥后长势还相当不错的样子。

得了消息的萧燕绥兴致勃勃, 甚至还亲自端了一盆早已经生根发芽甚至重新结出番薯的植株去了萧嵩那里给他看。

倒是此前说过的,关于李倓该回去了的话题,也不知道是出于何种考虑,萧嵩只是私下里同自家孙女聊了聊,却是并不曾同李倓说起过这件事。

萧嵩扶了扶鼻梁上的老花镜, 微微睁大眼睛看着番薯的叶子,略带惊奇道:“这就是你前阵子说得, 能吃, 产量很高、而且很容易种的东西?”

“对啊!”萧燕绥点了点头,虽然她完全不记得番薯的具体亩产量,但是比常规粮食作物大米小麦之类的高很多是肯定的。

沉吟片刻,萧嵩道:“你想把这种作物传出去?”

在生产力不足的古代, 任何关于粮食的事情,都是关乎国家根本的大事。

“没啊!”萧燕绥断然否认了。

正要给孙女解释这种关乎百姓生计的事情, 便是她也不能随便插手的萧嵩难得的别她哽了一下, 顿了顿,才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办?”

“先培苗吧!回头幼苗多了,或者直接把这些番薯埋到野外的土地里。这东西生存力挺qiáng的, 以后哪个山坡上长得漫山遍野都是了,等到哪家农户割草或者是做些别的事情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会发现了。”萧燕绥回答得漫不经心。

一直以来,她鼓捣的东西其实堪称每个都极为出格,却不曾太过惹眼的原因,除了萧家稳得住之外,其实也是萧燕绥并不热衷于去外面招摇的缘故。

民以食为天,莫说是资源相对匮乏的唐朝,就是她上辈子生活的现代社会,粮食短缺问题其实也是世界性的问题,只不过一直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人大部分不至于缺衣少食,所以对这些事情缺少敏感性罢了。

反正番薯这种东西好长,扔在野地里不管也没什么大事,早晚会被周围百姓发现用处,哪怕挖回来喂猪也是好的,若是以后年景不好,到了饥荒年间,这种野外能吃的东西,自然会充分展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