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憋宝人 > 第224章 族谱当中记传说

第224章 族谱当中记传说

她的声音如出谷黄莺,说的却是带着点吴侬软语味道的普通话,我微微一愣:“你的口音怎么变了这么多?”

李师师微微一笑:“蒙公子不弃,师师装得那么粗鄙,公子也对师师不离不弃,师师决定学是用本来说话的口气跟公子说话了。”

我顿时无语。

她之前说话虽然带点中原方言,但也绝对跟粗鄙没关系好不好。

再说不离不弃,好像还谈不到这上面去吧?

我隐隐觉得这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不过李师师不说,我也绝对不会问。

从乾坤螺里拿出那一段人面藤来交给李师师。

李师师随手将它还有那只八足尸蜱收进了袖子,看了一眼徐承功的家说道:“这会应该没有什么妖了,是不是可以请动你家的家谱给我们公子浏览了?”

徐承功连忙请我们进屋,过了一会儿徐家五太公也出来了,只不过他脸色阴沉,好像不太相信我们的样子。

徐承功把我们消灭鸡妖的事情说了一遍,又说我们是拍电影来这里采风的。

徐五太公对我们的态度马上就转变了:“想不到我们这种小山村能迎来你们这些文曲星,实在难得,小老儿在这厢有礼了。”

他说着给我们作了一个揖,只不过这个揖作得的是似是而非。

“徐族长,还劳烦你借徐家族谱一观。”我说话也是文绉绉的。

徐五太公仿佛听到了最好的称赞,一边说着不劳烦,一边进屋去捧出一本族谱来。

这族谱看上去有些年头了,打开一股子尘味,估计也是村里人不知道如何保存,把这书都快放糟了。

我小心地一页页翻着这族谱。

原来这徐氏一族都是徐偃王的后人,徐偃王原本是中原的一个小国的王,因为不忍百姓遭受战乱之苦,去位逊国,带着百姓来到了江南,当时的越地,这越地人当时据说都是赤发纹身,还不是教化之民。徐偃王便在这里教化百姓,繁衍后代,才留下来徐姓一脉。

徐氏一脉在江南开枝散叶,又分出来了许多不同的徐姓,其中就包括后徐村的先祖徐文长。

我翻到徐文长这一页,却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这一页上的徐文长,真的就叫做徐文长,文字辈的,名是文长。

而不是历史上那个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徐渭徐文长。

不过我也没有揭穿,毕竟要是当面说他们祖先是假的徐文长,比当面打他们的大嘴巴子还要更让他们难受。

而且我也不是来看他们祖先是不是真才子的。

我主要是看看这家谱当中的金牛传说的。

这金牛传说是在谱系之外,单独的先祖文集当中的,过去的人识字的不多,吃惯了没文化的苦,所以对知识那是相当尊重的。

特别是农民,讲究的就是耕读传家,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人生最高的理想。

所以先祖要是能留下一些文字来,都会被小心保存在家谱里。

这一篇金牛传说写得很详细,据说这后徐村有一头金牛,这金牛经常会出现在后徐村人,光棍汉徐文长的田野当中。徐文长觉得这金牛会给大家带来好兆头,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村里人。

可是村里人十分短视,都想着把这一头金牛给捉住换钱,这上万斤黄金,足以让村人十辈子都吃喝不愁了,于是村里人在一个自作聪明的人的谋划下,瞒着徐文长偷偷下了套,引这金牛入了套,把金牛给困住了。

结果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金牛本来是神物,哪是一些凡人的绳索能够困住的,于是这金牛直接土遁而去,后徐村的人们也傻眼了,忙了一场空不说,在金牛离开之后,他们的田地就变得贫瘠起来。

不但贫瘠,而且还都是遭受各种灾,不是大涝就是大旱,大旱刚过去不久,又闹了蝗虫。

除了徐文长的田地里还有些粮食之外,其他人全都逃难离开了村子。

徐文长一家人留在这个村子里,日子也过得十分困难,有一天他做梦了,做梦梦见一个白胡子老头,自称是上天的牧神,主管牛马羊,他说这一头金牛本来是天上的牧场的金牛,不知道为什么下了凡,结果在下凡之后,被后徐村的村民一通惊吓,现在还没有回天庭。

时看这天庭清点牲口的时间快到了,这牧神就十分为难了,他让徐文长帮着把这头金牛给找回来,据说这金牛需要三千年的金稻草才能引出来,只要把这金牛引出来,牧神就会出现把这金牛给收走,同时会给徐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