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里不是死?
“是台湾, 还是东南亚?”几个商人凑在一起, 低声的交谈着。
他们的见识可不是那些胆小懦弱, 信息有闭塞的人可以比的。
“依我看,应该是台湾。”有人低声的道,日本人听说最近不太妙,以前本朝忙着对付西洋人,现在腾出了手,就该收拾倭寇,拿回台湾了。
“是啊,按照皇上的脾气,看到眼里的都要咬几口,别说这台湾本来就是咱们的。”有人点头同意。
“果然是汉人的皇帝啊,就是比满人的强。”有人感慨万分。
“辫子朝算什么东西,堂堂上国,被辫子折腾成了废物,随便来个蛮夷都能欺负我们。”有人万分鄙视。
几年大战,华国上下已经把战争和抢钱,抢土地,建工厂,新的经济侵略对象联系在一起。
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不得已的圣人被满清蛮夷灭了,读着圣人书的人都排着队抢着给满清蛮夷磕头呢。
华国上下一致认为,英国能为了鸦片贩开战,华国就可以为了纺织厂茶叶厂开战。
为了土地为了金钱,华国必须不停的征服世界。
杭州军营内。
汪精卫微笑着:“为了华国,我们要统一世界!”
台下欢声雷动。
汪精卫的笑容下,焦虑万分。
胡灵珊施政意外的妥当,华夏百姓渐渐安居乐业,高呼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了。
而就在几年前,就是这批百姓,认为君主制是落后的,认为皇帝是昏庸的,必须不顾一切的推翻。
汪精卫忍不住冷笑。
民众永远都是健忘的。
大明覆灭的时候,民众很快就成了留辫子的顺民,丝毫不记得民族血统国统,又怎么能期待这样的民众,能记得为了自由和民主,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志士呢?
想在华夏实行民主和自由,越来越渺茫了。
汪精卫暗暗握紧拳头。
连什么是国家,什么是社会经济学,什么是国体,什么是国家重要的基础,什么是社会节点,统统不知道的胡灵珊,怎么会治理好了国家呢?
“呸!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汪精卫骂道,尽管他知道,这句诗词的原意,其实和他想表达的意思差距很远,但他还是想用“不读书”这个字面意思,狠狠的鄙视嘲笑胡灵珊的野蛮统治,以及撞大运般的国泰民安。
街上依然到处都是兴奋的民众,汪精卫避过人群,进了一条巷子,淡定的在一间茶馆坐定。
“想好了没有?”汪精卫低声说道。
对面的男子微微抬起头,露出一张英俊的脸庞,但岁月的侵蚀,轻易的暴露了男子曾经的痛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