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明海风云 > 132 邀请观战

132 邀请观战

南洋岛上动作不断,跟汉人抢夺地盘,拉拢当地土著跟汉人作对,说不得已被洪宪陛下所不喜了。”

倭国这些年可着实老实得很,尤其是他们在5年前自以为海军水师有所长进,对过往的汉人商队多有阻难,然而却被洪朝澎湖水师派出一支不过10艘的铁甲舰队横冲直闯,生生将倭国50余艘主力战舰堪比“杨帆式”的舰队给冲散,击沉27艘战舰而己方只失去一艘战舰为代价,将倭国好不容易才重新树立起来的信心给打散了,在不敢轻易在海面上挑战洪朝权威。

自此以后,整个倭国海域都沦为洪朝实力范围,而他们面对外国人的闭关锁国政策,在洪朝强大水师舰队面前荡然无存,无数满载货物的汉家儿郎船队随意出入倭国,输入大量丝绸瓷器等等特产的同时,也将大量的黄金白银运送到洪朝之中。

倭国人崇敬强者的态度,让他们虽然被洪朝镇压,可也同样将洪朝视为他们追赶的对象,追随的强国,故而毛利使节面对洪朝大臣时,总是比其他使节更为尊敬。

“哦,原来如此啊,还好我朝与洪朝关系莫逆。”

李世闫心中暗暗松了口气,高丽国作为与洪朝陆地相接的藩属,这些年日子过得也不太平,洪朝强大的军队实力让高丽国上下不敢有任何轻慢,朝中被洪朝扶植起来的文臣势力越发强大,将原本倾心明朝廷、忠诚高丽王李氏的势力压制得死死的。民间高丽士族更是被摧残得厉害,洪朝外卫间谍与高丽朝廷中的文臣互相勾结,悄悄地挑拨高丽士族与民间百姓的矛盾,让高李国阶级分化严重的矛盾无法再被掩盖,接连出现了数十起民间起义运动。

在这些起义军背后,总能发现洪朝外卫间谍的身影,比如起义军精锐部队中那些制式武器装备,偶有出现的火器大炮等等,都是洪朝出售援助给他们的。

虽然高丽李氏国主也多少有所察觉洪朝的作为,可是碍于洪朝的实力与威胁,他是敢怒不敢言,只能依靠本土士族镇压民间起义军。高丽士族作为既得利益者,支持高丽王是需要收回利益的,每一次镇压得利的背后,便是高丽士族门吞并大量土地的过程,民间逾苦则士族逾富,便是如今高丽国的现状。

内忧外患下,高丽王更是不敢惹怒身边这头噬人而食的猛虎,每每与洪朝打交道都是战战兢兢,生怕一个不小心便成为口实,让洪朝出兵吞并他们不大的版图。

洪宪帝对于身边高丽版图的觊觎,已然达到了如此地步,让他身边的其他藩属王国无不胆战心惊,既无奈于洪朝强大实力不敢言语,又不得不暗中发展军力互相联络,试图在日后洪朝发兵之时,互相照应。

“呵呵。”

毛利右卫门轻蔑地看了看身边这个邻居,心中对其王国未来前景可不看好。

如果说往昔的历代华夏王朝以儒家治国,轻易不兴兵动武扩张版图的话,那么如今的洪朝虽然还没有完全同意华夏大地,但是他咄咄逼人的气势,以及对异域版图的觊觎之心,已从他们所展露在外的种种政策制度给爆了无疑。倭国还好,海峡天堑将他们孤悬在海外,虽然使得他们生存环境恶劣,可同样的也意味着想要征服倭国,需要付出的代价更大,洪朝短时间里根本不会拿倭国这块鸡肋之地开刀。

至于百年之后的洪朝政策又将走向何地,并不是不能预估:华夏任何一个王朝版图扩张,总是在他们王朝建立初期的百年之内,等到王朝逐渐趋于稳定之后,华夏的文人开始展露才华之际,差不多也到了武人们收束爪牙,安心养老的时候了。

当然,相比洪朝身边这群如坐针毡的藩属王国们,毛利以为这次的针对主体,来自欧洲的西洋使节们,其实反而更加进退有余,不管洪朝人在东方这片辽阔版图上如何作威作福,对于本土远在万里之外的西洋人来说,收到的威胁并不如倭国、高丽这样的王国大。

西洋人有西洋人的圈子,不管是南洋的土著藩属使节也好,还是倭国、高丽这等崇敬华夏文明的小弟,都不能让西洋人多看两眼,至少在如今的洪朝地盘上是如此,西洋人围成了一圈,端着洪朝为他们准备的红酒,举着如水晶一般锃亮的玻璃杯,互相举杯相交的同时,脸上挂着种种神态与彼此交换着情报与各自的分析。

两个小时之后,酒散人去,中式厅堂中一片狼藉,而各有所得的各国使节也纷纷回到属于他们的院落中休息,静待第二天的到来。

时间过得很快,从各国使节眼眶周围高高肿胀起来的肌肉可以看出,昨夜他们大家都没有睡得多么踏实,如今站在白易面前的大使们一反昨日的盛装,一个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